10月19日,SNEC第四屆(2021)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大連)技術大會啟幕。為積極響應國家能源規劃發展要求,加強氫能產業領域技術交流,深化滬連對口合作,推動能源產業轉型和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共同打造氫能產業鏈和經濟生態圈,本次大會由大連市人民政府主辦,上海新能源行業協會、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氫能專委會聯合主辦。
本屆大會的主題是“賦能‘綠氫’,助力碳中和”,旨在推進太陽能、儲能與氫能的產業融合。會議將圍繞氫能全產業鏈,包括制氫、儲氫、運氫、加氫及燃料電池系統的研發制造和應用為議題, 探討如何由“綠電”轉為“綠氫”的技術路線與最佳解決方案,推動氫能及燃料電池在交通運輸、便攜式電源、儲能發電,以及在分布式系統中更廣泛的應用。
(喜瑪拉雅董事長陳麒與中科院院士周孝信等聯盟領導合影)
在同日召開的第一屆氫能產業聯盟會員代表大會上,SNEC氫能產業聯盟宣告正式成立,廣東喜瑪拉雅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憑借在氫能領域的長期布局與深耕經驗,成功獲選氫能產業聯盟創始盟主單位。
(喜瑪拉雅當選盟主單位)
喜瑪拉雅氫能董事長陳麒先生受邀在大會上致辭。陳麒董事長在致辭中表示在全球能源轉型背景下,發展氫能已經成為發達經濟體的共識,加快氫能發展,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安全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翱稍偕茉窗l電+電化學儲能+電解水制氫”將是推動全人類走向碳中和最重要的路徑!
(陳麒董事長致辭)
陳董表示下階段,喜瑪拉雅氫能將進一步加快在氫能領域的業務布局,聚焦可再生能源制氫以及綠氫應用,加大氫燃料電池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創新,致力于成為全球新能源領域一流的產品。
(喜瑪拉雅副總裁張亞紅女士)
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如今的喜瑪拉雅氫能已經布局包括廣州、上海、深圳、張家口、包頭等多個城市,并且因地制宜的打造更適合當地的項目,差異化的發展布局也讓喜瑪拉雅氫能擁有更加豐富全面的拓展空間。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喜瑪拉雅氫能已經進入系統性布局,涵蓋氫燃料電池催化劑、膜電極、雙極板、電堆及系統等全產業鏈的核心零部件研發和生產,已經成功開發了三代燃料電池電堆模塊,功率覆蓋15KW-130KW,并實現了氫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及電堆系統的國產化。